中国的政商关系的原因?

谌岚曼谌岚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举一个特别特别小的例子,不过能说明一些问题。 2014年夏天,我的一个朋友在青岛某区政府办工作,被举报贪污,区里立案审查之后,向市区两级纪委汇报,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这个处分决定书下来之前,我的朋友已经因为压力太大得抑郁症了,正在住院治疗。他的父母从老家赶来,欲哭无泪。 我知道这件事以后,和当地市纪委联系了下,请他们托人带话给相关部门,请给他们留一点余地——毕竟这个人还是初犯,而且家庭情况特殊。

当时我们俩是同事,在一起共事几年,他是个很本分的人,平时连酒都不喝,性格也很内向。我知道他其实是很委屈的。 后来,在上级纪委的干预下,这个处分决定作了一点让步,改成留党察看一年,撤销职务,取消工资待遇,然后让他回去等消息。 这个决定做出后不久,他住院的病还没好就匆匆返回单位上班。

我当时还开玩笑地说,真是要加班加到退休啊! 后来,在中央纪委的督促下,这个案件重新调查,发现新的证据,证明他没有贪污的事实,属于被他人诬告。遂撤销原决定,恢复其干部身份,党组织关系转到他原来所在党支部,党费从错误认定作出之日算起。当然,损失的工资福利待遇也补发了……

牛万才牛万才优质答主

政治文化和制度是理解当代中国政商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人”与“经济人”之间既存在着利益基础,又存在着传统、规范和制度的制约和调节。近年来政商关系的变化表明,随着利益基础和制度环境的变迁,政商关系的发展正在遭遇现实困境。

一方面,地方财税分权的激励效应在逐渐减弱,而竞争压力日趋上升,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需求趋于理性,国家与地方的政企合作模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另一方面,新一届中央政府不断强化对官员行为的约束。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将逐步走向“正相关”,从而真正形成政治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把非公企业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

非公企业“双重领导,条块结合”的属地管理格局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非公企业党组织为非公企业党员和职工搭建参与政治生活的平台提供了服务。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非公企业获得来自政府的资源,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促进了非公经济与政治的融合,密切了非公经济与政府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