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箭有多少种?

白紫云白紫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是从事导弹弹头设计工作的,曾经参与过多种型号的弹体及弹头的设计与研制工作。 在中国,根据武器系统所处的战略环境、所承担的作战任务以及所采用的原理和技术等不同,武器一般分为核武器(包括战术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特种武器3类。其中,核武器又可分为裂变武器(原子弹)、聚变武器(氢弹)和新概念核武器等;常规武器主要包括枪械、炮弹、火箭弹、巡航导弹与炸弹、地雷、水雷等各种弹药及其装备;特种武器主要指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无线电电子攻击装备等。 下面重点来说说各种弓箭: 冷兵器时代的弓箭,即传统弩,按照制作材料来分,有木竹轻弩和铁重弩之分。前者多以竹木为料,后者以钢铁为料。以发射机构来分,又有单发性和连发性之分。其中,单发性的传统弩,又称为“弩炮”,而连发性的一般称作床子弩(图1)。

我国古代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对床子弩有这样的描述:“其形如床……弩机二,斜列相错,每发一矢,先退后仰,再引而向前,其机巧不在弦上,而在机座前后进退之力。”这种类型的弩具备近代火器的部分特征,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宋军配备大量床子弩用于对抗辽金蒙元的骑兵。

明朝时期,为了抵御北元蒙古骑兵的入侵,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大量的边墙(长城)和墩台,并在各墩台上布置了火器兵力和劲弩手,使得床子弩的防御作用得以延续(图2)。

现代军事中的弓箭,即小口径射击的轻便型弩,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机械动力弩(MTN)和电动动力弩(ETN)两种。其中,机械动力弩是利用弩机弹簧的收缩力量通过传动杆系传递到弓片上产生能量,使弓片产生振动发出子弹;电动动力弩则是依靠电机的动力带动齿轮箱,再通过传动轴将动能传递给弓片。由于采用了电力作为动力来源,所以电弩在发射时噪音小、无粉尘污染环境、操作安全方便。还有部分采用气体压缩作为动力源的气体动力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也常被应用于特战部门。

目前,国内能掌握现代弩技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并不多,南方某研究所虽然能够生产出口碑不错的机械动力弩,但电动动力弩的技术尚处于空白阶段。

淳于可曦淳于可曦优质答主

中国古代的箭有好多种类和形制,种类繁多,规格齐全,而且改进不断。

1、普通箭:普通箭即无特殊加工的普通箭枝,有长短之分,一般比弓要短,以利携带。短箭通常是在普通箭枝的基础上削短加装箭头而成,如虎蹲弩使用的铁羽箭即属于短箭。短箭多用于连珠,或装于背弓上,便于随时使用,杀敌迅猛。长箭通常比弓长一尺,有三尺、四尺甚至更长者,射程较远。

在宋辽战争中,双方都大量制造了一种名为神臂弓的强弩,辽军还生产一种长两米的“三弓劲弩箭”用以克制神臂弓,史载宋仁宗“御便殿,取三弓劲弩箭亲验之。羽中屋椽,镞贯七札,惊曰:‘契丹有是乎!’”这种箭竟然能射穿五厘米厚的木板,穿透七个重叠的重甲,足见威力之大。古代箭的最长记录见于《南史·宋宗室传·始安王遥光》,南朝的一位士兵“弯弧五百斤力,能破四札,发十挺弩,箭长一丈一尺”。

2、硬木重矢:硬木重矢是用坚实的木材做成的重箭,用来破坏车辆、城墙等坚固的防护和防御目标,如西晋时杜预设计制造的楼车“施拍击敌之城,及发硬木强弩,碎其女墙皆过百步”中用的即是硬木重矢。

3、流矢火矢:流矢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普通的箭杆,杆后装有一个铁球,一拽弦即发,飞行如箭,其制有铁也有木的,如曹魏时,“城上作矢车,前向设一木弩,施大机鼓轮,连环相牵,发石飞矢旋转如风,莫不失中”。另一种是在箭上缚火球或油瓶使之燃烧,又称之为“飞灯火枪”、“流枪”,唐末黄巢造“发机飞枪谓之流矢”就是此类。

4、樵矢:樵矢即把箭杆做成碎柴的形状,如《南齐书·武帝纪》中记载:“帝又改矢为樵之制,可容数斗,长矛广刃,施于铁梁之上,发处连起,以逼楼栅。”

5、烧箭:烧箭为一种具有纵火性能的特殊箭枝,如宋元时期的烧箭,“以硬木为干,以油麻纸为之羽,每发火箭一枝。可毁敌楼车军器数所”。

6、毒矢:毒矢是将毒液涂在箭头上制成的毒箭,如《新唐书·来俊臣传》中就有记载:“又为飞书药囊,以鸩毒著铁氽中为矢”。这种箭伤害极大,一旦被射中,其毒素可入肌肉,严重者常可致死,但其制作较复杂,且不容易保管,所以在古代不怎么流行。

7、铁翎箭:翎在箭枝的尾部,用来平衡射出时箭杆的旋转,在古代多用鹰、雕、翎制成,后来又出现了用麻丝代替的线翎,而铁翎箭是后来为了解决箭在制式上的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而出现的。铁翎箭的流行和配带始于后晋石敬瑭,他赐给契丹人以铁羽箭,“每马一囊。”

晋出帝时“始尽以铁羽给诸军”,后来这种箭又传入了后周。后周世宗时,赵匡胤就曾“督亲兵用铁弩楼车攻水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又给边防部队和骑兵专门配发了铁翎箭,“边骑亦赐弓、刀、矢、箭,矢皆铁翎”,“内殿赐禁军千官以上马三百匹,及弓、刀、矢、箭、铁翎、刀囊、弓箭袋等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