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五行缺什么?
所谓“正月”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月份名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自然节气周期(三十余天)。而所谓的春节也是从正月初一这一天开始,并非农历正月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或雨水。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正月里可能缺东、缺西,也可能既不缺也不全。 比如我出生的那个年代(90年代初),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使用的夏历(农历),那时的正月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和惊蛰之间这段时间,所以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正月五行俱全而不缺东。 至于现在的正月什么时候缺东,这个真没人讨论过……
但既然题主提到了这个话题,那我就试着根据现在人们的普遍认知来说明一下正月里的五行特征吧。 我认为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再相信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但对于农历的五行属性仍然有着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正月为木,二月为火,三月为土,四月为金,五月为水。 因为现在人们依然使用着五行的名字来称呼这五个月份,只是它们的顺序发生了颠倒而已[1]。
我觉得这种倒序的月份命名方法应该跟《易经》有关。古人将每个季节的第六个月称为应季之月,如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叫“戌月”“亥月”等;又把春季的前三个月分别称之为孟春、仲春、季春,夏季的前三个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这其实就是对四季六个月的排序;由于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应季之月也叫“生月”,对应《易经•易传》所说的“生生之谓易”…… 而现在我们所讲的五行月份则恰好跟四季的顺序相反,即“木火土金水”——显然这也是《周易》中所讲的那种排序方式了。
按照以上说法,公历一月到五月正好与东方青龙七宿所对应的四个星官对应(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其中一月至四月经度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代星座图中的白羊座金牛座天蝎座人马座这四个星座区域;五月经度范围大体与射手座的尾巴以及摩羯座的头部相连,并包括摩羯座的一小部分和宝瓶座的尾部。 当然随着地球公转轨道的变化以及黄道的倾斜角度变化等因素影响,上述四个星官在各个世纪各个年份的具体位置都会发生一些变动,具体可参考下列参考资料[2][3][4]进行了解。
顺便提一句,古代占星家们用二十八宿(三垣加四象再加二十八宿总称紫微垣)划分天地空间的方式不仅用于解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原理(二十八宿对应七十二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及方向。例如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就曾在一次战争中因观测到的昴宿位置不对导致全军溃败(参见《左传 •僖公十四年》);东汉学者王充在批判谶纬之学时就曾写道「二十八舍,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各以次行」并且指出「分野有差,则天文失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