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是什么五行?
【形】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以棍棒打草捕兽的样子。本义:打击) 同本义 状,捕野兽器也。——《说文》 大王必欲伐之,请遂往诛厥君。——《左传·隐公元年》 我以杀伯舅,故困于楚。——《左传·襄公十一年》 又如:捕状(捕捉;捕获);状师(旧时指替人打官司、撰诉状的人)。
【名】 形状;模样 物无姿态不去状。——苏轼《春菜》 一见其状,即叹惋曰:此真可官绘者。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不以形貌而相状。——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状头(状元的别称);状子式(形容样子像写状子的样子)。
【量】 用于形状的词语后,表示程度或范围。如:一状儿;几状儿;略似一状。 古代称诉讼文书为状。 今凡告状谓之呈状/状具(状子已经写好)。
词性演变 1.“状”最早是动词,表殴打之意。后来引申出多种意思,“状”被用作“形状”“样子”等义的动词,并作为名词使用,意思是“禀报情况的文书”;“状语”这个词则出现在现代汉语中,它是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使用的。 先秦古籍没有状语,秦汉以后,状语开始出现,但数量还不是很多。在现代汉语里,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主要修饰谓语.也可修饰其它句子成分。例如: 例1:他很快地写了张条子给小王,请他代为买一张去上海西点的船票。 (陈铨《火与冰》第一章) 例2:我们要好好地向雷锋同志学习。 (刘厚明《记一位老战士的回忆》) 以上例中的“很快”“很好地”和“向…学”均为副词,它们都分别修饰谓语,“代”和“我们”两个词也都兼作定语,所以也是状语。
2.状有形状、样子、情况的意思,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者结果。现在这种用法已不多见了。 例句: ①《孟子·梁惠王下》: “今王攻赵, 造父若必死, 无足怪者, 使造父而不死,为此谋者, 亦必不止于此矣……大王亦知造父之不能死也? ” ②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始举进士及第,复以文学召为太学博士! 既到京师, 益自强,不屈下于人。” ③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这厮恁般无忌惮! 俺婆婆被这厮殴伤,我今告了他来,怎该得这罪过? ”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 “想俺爹爹他老人家直性做作,不合来骂了高衙内, 他道我害了高衙内的病,教我来取药去。 ”
3.用在动词前边,用来说明怎么样去动作行为的,叫做状语。这个作用在先秦时期就叫状。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 “臣闻天子亲师讲武,将所以修武备,警奸雄也。 ” 李济南注: “状谓述其事。 ”就是说明事情的情况如何,用来修饰动词的。从宋代起,人们把这样的词叫状语。 现代汉语里面的状语大部分是由副词充当的,它主要修饰动词或者是形容词。例如: 例3:他们正在准备明天的联欢会。 例4:他很生气地说着走了出去。 例5:大家热情地向周总理招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