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的五行属什么?
“制”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左手抓着奴隶的头,右手拿着刑具。本义即指囚禁;引申指约束、限制等。《说文》:“制,裁也。”“裁”即制作,用剪刀剪裁的意思。因此“制约”的“制”读zhi第四声,是管制、抑制的意思 。而“制服”的“制”读zhi第二声,意为制服、压制之意。
金文字形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象手形,表示控制、掌握之意;下面象囚室,表示囚禁之人。整个字形象用手抓住犯人,表示掌控、支配之意思。小篆字形是在金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隶书以后,“制”字与“敕”字相近,遂又加上“攴”成“敕”,作为汉字部首,从“制”的字多为节制、制度之类。
制字的本意有以下四种说法。
其一,从字形上分析,“制”字由“束(古代礼服上的蔽膝)”与“刀”,“刀”穿“束”左右,有节制之义,意“制度”“法令”。
其二,从音转上分析,“制”字是由“制(缔)”字转音来的。缔有“合”的意思。“制”本作“缔”。
其三,有作“尺哲”解,哲是“智”的本字。“制”含有用智慧度量的意思。
其四,是“制约、控制、制裁”的意思。“束”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束,收也;缚也。”“刀”穿束左右,有约束和控制的意思。“收”与“缚”都有制裁的意思。
制字属于火的五行属性。
其一,制字由束、刀构成,按照取象方式归属五行,束可与“足”类比,而足字属于土,故此束字应该属于土属性。刀字可与“金”类比,属于金属性。以土生金,以金克木,则制字应该为木字,但是此说值得商榷,因为按照五格剖象法,土生金属火不能论。
其二,按照五格剖象法对于名字中非理想五行配置的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半斤八两”谐音,将火属性的计字作为制字的替代字,则制字属于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