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是谁?

殳雯颖殳雯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特级大师,当时的中国象棋还没有等级分制,评定特级大师的主要依据是个人成绩和代表国家(或地区)参加世界锦标赛的表现。 1964年,国家体委首次组织全国象棋个人赛,前六名分别为王嘉良、胡荣华、李来群、吕钦、赵鑫鑫、于幼华。1983年第二次个人锦标赛前十二名为: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赵国荣、刘殿中、许银川、陶汉明、曹岩磊、于幼华、洪智、周国忠、蒋川。两次大赛的成绩可以作为评定特级大师的重要依据。

另外,1979年在天津举行的第3届亚洲室内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共有12人,其中体育项就有4个,分别是象棋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和围棋聂卫平;1984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棋类项目共产生6枚金牌,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是上海队,队员包括胡荣华、李来群、赵鑫鑫和谢靖;在不久前的2013年首届全球华人麻将比赛上,中国队由郑惟桐、洪智、蒋川和李泽润组成,获得了团体冠军.... 能够取得“特级大师”称号的中国人有很多。而1955年到2013年间仅有28位选手获此殊荣。他们大多是国内棋坛的一时豪杰或是长期霸占弈林顶峰的人物。这个名单里包括了我国所有省份的棋手,也包含了港澳台地区的棋手,但唯独没有一位来自海外华裔的棋手。可见获得这个称号有多么不容易。

目前在中国棋院网站上能够查询到的获得“特级大师”称号的人共有176位,而1955年至2013年间获得的该称号的人仅28位,平均一年不到两个。可以想象当年能得此称号是何等荣耀。这些人在棋界被尊称为“特级大师”,而被尊称为“大师”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如胡荣华、柳大华等人。这些称呼虽然听起来似乎有点“土”,不过都很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体现了“尊贤重儒”的思想。

巫沛锴巫沛锴优质答主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一般是指由中国象棋协会依据一定程序和规则评选产生的竞技水平特别高的中国象棋运动员,一般通过各年度象棋等级赛和其他相关赛事,以成绩积分的方式评定。称号等级是中国象棋协会章程中规定的中国象棋运动员称号最高级别。国际棋联与中国象棋协会规定特级大师必须在两年内参加规定次数的赛事,以保持称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从1991年首度正式产生,2014年正式实施新的技术等级制度之后有所改制。

截止2018年第30届洛阳象棋等级赛全部结束,全国象棋特级大师总数达到115人,其中1991年至2014年共90人,2014年后新制度实施后共25人。第1届特级大师为柳大华、吕伟达、胡荣华、徐家亮、李来群、赵伟、王斌、黄少龙、张强、陶汉明、庄玉权、王嘉良、程志刚、阎文清、王丽南、张国凤、张旋风。第30届特级大师为王天一、洪智、许银川、孙勇征、郑惟桐、蒋川、谢靖、王琳娜、申鹏、陆伟韬、汪洋、赵鑫鑫、王跃飞、吕钦、曹岩磊、赵殿宇、郝继超、赵国荣、金波、陈寒峰、苗利明、孙浩宇、孟辰、汪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