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字是什么生肖?
《辞源》里对“忍”的解释引用了《礼记.檀弓下》的一句话,这句话里有一个“忍"的字形古字——“刃”,并引经据典解释了“忍”的造字本义:“刃,刃也。象刀有刃之形。”“刃”是“忍”的古字形。 “刃”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可见与现代汉字差别较大: 这样的字形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忍”就是“刃”。但事实上,这个“刃”指代的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刀子”,而是“带刃的工具”——这种工具最早可能指的是石器(石头削出来的刀刃形状很像是“刃”的甲骨文字形),但后来也指青铜兵器(如戈、矛等)。因为这些工具都是用于杀伤生命的(用来杀猪可能不行),所以,“刃”的本义就具有了血腥气,进而也有了凶狠残暴的意思。
《礼记.檀弓下》中引用的话就是证明:“子贡欲去告朔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句话的大意思是,孔子认为,祭祀祖先的时候杀了羊(祭祀用品),可代替被杀的羊去承受罪过;如果杀了羊而不举行祭祀仪式,那么杀羊的人就要接受惩罚。也就是说,古代的“羊”可以代表“人”去“受刑”,所以“羊”字从刀从人。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你(愿意)舍弃那只羊,我(愿意)抛弃那个祭祀的规矩。”
由“刃”的本义再引申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到“忍”字的本义——指代“残忍”、“血腥”的行为。 所以,“韧”的本义其实就是残忍。与“韧”同音的“纴”字,在战国帛书《丧服制》中解释为“纫针”,其实就是手工缝纫。因为古代的衣服布料主要是蚕丝和棉花纤维制成的,而这种原料都需要先用针线把织物织或者缝起来,才能做成衣服。
“纫”字最初就是指一根一根地穿针引线,因此“韧”的本义应该是指用细线(丝)或棉线(绒)一点一点地连续编织成布。现在来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古人是怎么忍受制作一件上衣可能要花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一片手帕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一顶帽子或许要几十根纱连起来才行呢? 但事实上,我们的先民是非常有耐心、非常有毅力的。
考古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单色织绸技术,而丝绸是用丝线一个头一个头地串起来的。商周时期,我国已经掌握了双色织锦技术。汉代以后,我国又陆续发明了提花机、喷花机等纺织机械,使“纫”这一过程越来越高效。 “韧”的本义应该是指用丝线(或棉线)一根一根地不断编制。当然,这些工序都是用手工完成的,所以非常缓慢,必须依靠超强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