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各庄百年幼儿园?
在朝阳区何各庄,有一所被附近居民称为“百年幼儿园”。30年前,随着打工潮的兴起而诞生的这所乡村幼儿园,如今依然在顽强生存。
何各庄百年幼儿园
早上8点,一辆1634路公交车缓缓驶入何各庄公交站。等车的人很少,只有两三个学生和为数不多的老人在小站候车。8辆中巴车从不远处驶来,孩子们鱼贯而入,车上顿时热闹起来。这里没有校车,这8辆私家车每天往返于幼儿园和附近的村子,接送300余名孩子。和车上孩子们欢声笑语形成对比的是,公交站周围一片死寂。路两旁的小卖部、餐馆空无一人,附近民居门窗紧闭;往前走不多远,几个破旧的院落内堆满了旧砖瓦和废弃的三轮车,墙上“拆”字格外触目――这个有着870多户、3000多口人的村子已经整体拆迁两年多了。
1981年,村子被定为朝阳区第一批“村村通自来水”的试点。通水后,生活条件的改善使生人大幅增加,孩子们哭着要上学的场景催促着村民们寻找上学的地方。
“刚开始的时候,有老师家在村里,就在自己家里教课,后来孩子多,招得人多,就租别人家的平房。”幼儿园园长黄玉梅说。1982年,村妇联主任黄永和找了几名退休教师在家里教村里小孩。一年后,因教学场地狭小,且没有独立的户外活动场所,幼儿园决定“搬家”。经过多方联系,最终确定搬至附近一家单位的平房,4间教室,200多平方米。幼儿园正式开园时只有50多个孩子,1个中班和1个小班,5个退休教师授课。后来,幼儿园又自建了6间300多平方米的平房……
2009年村里的拆迁令让幼儿园的命运风雨飘摇。幼儿园的租住地在拆迁区内,园所搬迁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2010年春天,由于附近村子的小学已经完成拆迁,幼儿园面临“无园可迁”的情况。后来,在乡政府和村里共同协调下,幼儿园搬至附近村子,租用了两个大杂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