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五行属什么的?
1.《说文》“里,居也” 2.许慎解释为:邑落谓之里;乡亭之郭也。段注引《春秋·昭公三年》:“王使来观于郊。”《左传》作“往视郊里”。杜注曰:“郊谓都外城之郊。里,闾巷也。谓视里闾缮筑治具如何。”“郊里”即“闾里”,亦犹言“国里”,可见古书多用此义。今人用“闾里”一词多指乡里居民聚居的处所,其实非是。
3.徐锴《系传》曰:“里所以居,故从里。里亦邑里、闾里之称耳。”按:徐锴以里为邑落之意较许慎更为明确。但徐锴所谓里亦邑里、闾里之称,则恐非是。《汉书·地理志上》有“凡县大者称都,小称野,乡亭之号皆别”语,可知郡国之下皆设都,乡亭之别有三等。然则里当与邑里、闾里同属第二等,盖指乡亭之郭而言。
4.唐兰先生《里名考》以为“里”是居住的单位,不是里的建筑或里门。他说“‘一里’二字本当作‘一居’”(见所著《古文字学导论》)又说:“古代人口少而地多,所以人民聚族而居,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家族。……里所以代表村落的意思很明白。”(见所著《甲骨文字考释》)他举出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出土的西汉墓志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木牍等,均有“某里君”之名作为例证。唐先生说得很对。我赞成他的见解。
5.至于为什么要用“居”字表示住的地方,大约是因为古人把屋舍比作住宅的缘故(如《诗经·郑风·子衿》:“溱洧滔滔,士女攸陶。女曰观乎!士曰既且。”朱熹集传云:“溱、洧皆水名。陶,悦乐。……士女嬉游于此,故男女相谑之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