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xi五行属性金?
“夕”字,读音xī,部首辛,部外笔画7,总笔画13。(康熙字典) 《说文》作“𡚭”。本义即晚上、傍晚的意思;而“月夕”特指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月夕,月正圆也。”“仲秋八月,季秋九月,月夕皆同。” 从“夕”的字大多与月亮有关——比如“宵”,夜半的意思;“旦”,日出、早晨的意思;还有“晨”、“昏”、“暮”等等。
从“夕”的字还有一种重要含义是“日落以后的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中的一支对应一天中的一个时辰,每个时计两个小时,从晚上七点到九点就是“戍”时,从九点到十一点就是“亥”时。 古人用“星宿”来纪日,把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星宿”,每颗恒星在一个星宿里运行一周的时间为一“周天”,一昼夜为两个“周天”。
从“星宿”中各取一字构成“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一个节气相当于现代天文意义上的一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就有十天,所以二十四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每年循环一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星宿”变化推导出了二十四节气,并据此创造了“公历”——这是一种阴阳合历,考虑到地球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同时又兼顾了阴历(农历)每月初一新月和望月(满月)的变化,是比较科学的纪年法。 “星宿”和“二十四节气”都具有“五行属金”的特性,“西”字属于“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的方向,下面一横代表地面,中间一竖是地平线,整个字形就像太阳由地平线升起、落在西山时的景象。
“西”字的本意是指西方日月所在的方位——《诗经·大雅·大明》:“维彼日月,胡迭而至?惟此殷土,肇祚我后。”意思是:那太阳和月亮啊!怎么突然来到了这一带呢?这肥沃的殷土啊!正是我的祖庙所在。 “西”字还有“金文”(大篆)和“籀文”(小篆)两种形态,其本义逐渐虚化,用来泛指一切西部地区的山川、河道及一切事物。于是就有了“西域”、“西安”这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