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企业如何上市?
一、从历史数据上看,国有企业IPO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据相关统计,1990年到2016年间共有748家国企在A股成功IPO(不包括上市公司发债),占同期IPO数量的58%。
二、地方国资系统对推进国企上市工作高度重视 从地方国资系统的文件来看,对于国企的上市工作重视程度很高,大多将“推动国企上市”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三、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和中央高校、科研单位是IPO的主力军 从所属行业上来看,389家央企所属的164家企业实现IPO,平均每家募资7.9亿元;从所属层级上看,98户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下属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平均每家募集资金7.3亿元,明显高于非央企行业的募资规模,也高于整体水平。
四、各地人民政府也对当地国企的上市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比如《成都市中长期国有资产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的企业要达5家以上,上市企业要达到100家左右。再如《沈阳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7年末,力争市属重点企业资产总额增长48.5%,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30%,利润总额增长57%;上市企业达到40家,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8个。
五、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国企IPO数量最高 在所有省份项目中,来自华东地区的国企IPO数量最多,达到163家,其次是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各有118家和117家,西南地区最少,仅有39家。
想要把国家企业上市,需要按照以下流程来办理:
一、改制
企业想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首先必须进行股份制的改制,通过改制使原来的有限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原来本身就是股份有限公司,则可以直接进入后续工作。企业需要向工商管理登记部门申请进行设立企业的名称核准,取得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之后,再制定相关的改制方案和股东会决议,聘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评估师事务所来对企业所有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估。
二、辅导
改制完成并经工商行政管理登记部门审核登记之后取得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再向有关具有推荐业务资格的券商提出改制及上市辅导申请。券商在同意接受该公司的辅导申请之后双方要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券商按照规定及协议的内容对公司进行具体的上市辅导工作。
三、申报材料的制作
辅导工作完成后,公司应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有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这个工作一般是由券商作为主承销商来负责协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具备有关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来完成。
四、申报
公司在制作完申报文件之后,主承销商按照有关规定及工作程序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初审,取得申报序号和初审反馈意见之后再向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提出安排上市的具体计划。
五、发行审核
公司申报文件经中国证监会初审之后再由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待审核通过之后由证监会进行核准,证监会核准之后先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进行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在公开发行股票完成之后再向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请,最后由证券交易所安排公司股票挂牌上市交易。
以上就是国家企业上市的流程,国家企业想要上市,首先需要进行改制成股份制,然后进行辅导,再制作申报材料,向证监会递交申请审核,审核通过之后,进行发行股票,才可以最终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