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叩门指什么生肖?
子鼠
“子”在古代是个时间的概念,“子时”就是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礼记·檀弓下》有载,“君子远行,不离辎重,宵居必闻鼓漏,旦起曰‘今日何日’,正以别阴阳也。”也就是说,如果夜晚出门远行,在寂静的夜里,一定要知道自己所在的时间段,通过打鼓或者滴漏来提醒自己,不能迷路,否则就会睡过“子时”,第二天变成了“丑时”,就会颠倒阴阳,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这和老鼠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古时计量时间的主要依据是“地支”,而“子”又是第一支,所以用“子鼠”特指“子时”。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各有一个小时,对应着十二个时辰,这就是现在“辰时”“午时”“酉时”等名称的来源。 而子时正是老鼠开始活动的时候。《逸周书·五仪》就有记载,“丑不呼旦,谓鸡鸣;寅不极晨,谓平明;卯不为朝,谓日出;辰不待时,谓之餐;巳不知暮,谓日落;午不达夜,谓黄昏;未不望夕,谓日昳;申不安昼,谓晡时;酉不言晚,谓日暮;戌不来春,谓黄昏;亥不成夜,谓人定。”其中“亥时不成夜”说的正是现在凌晨一点到三点属于“亥时”,而这正好也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 所以,《礼记·檀弓下》中才会说,“子之子,其老子曰‘明日且往’,明日迟,厥命夭。”“子”即现在所说的“子时”,“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