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技股跌幅最大?
这几天市场的下跌,主要是由美股触发。 3月9日,美国股市跌了1000多点,触发一揽子降息预案后,又连续跌了两天。 虽然中国的股票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和节奏,但是与美国这样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这次美股暴跌的原因,本质上是因为疫情在美国的快速扩散,导致经济的预期恶化,投资者恐慌情绪升温。 那么为什么科技股会跌得那么多呢? 这其实涉及一个大家平时可能不太注意的概念——周期共振。
什么是周期共振呢? 比如之前网上有个很火的动图,是国外某商场的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人流密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 随着人流量的增加,灯越变越暗;而当人群散去的时候,灯又会慢慢变亮。这就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基于人流密集度的周期性反馈控制。
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基于时间或者数据周期的反馈控制系统,其实都是在应用这个原理。 比如说淘宝的千人千面首页推荐。当您上网浏览过某个类别的商品之后,下次再上淘宝的时候,推荐的商品就会更偏向于同类。这就是一种基于时间的周期性反馈控制。再比如我们用的GPS,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时间,判断用户当前的出行意图(是上班还是回家),进而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是否显示实时路况信息),这也是一种基于时间和数据的周期性反馈控制。
回到我们的问题来,为什么科技股先跌了呢? 因为科技行业是一个周期共振能力很强的行业。 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第一个受到打压的行业就是科技。因为科技行业的周期性很强,上一轮科技股的疯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化背景下,其它国家产业空心化,而把制造业回归的责任推给我国导致的。因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资本和技术一旦流出,基本上就能取得比其他国家更高的利润。但这次疫情发生后,各国的封锁措施使得生产和消费陷入停滞,过去这种通过转移产能实现利润的做法难以为继,所以高科技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最近欧美主要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新冠肺炎疫苗,这本来是一件利好消息,但是市场上对于疫苗的质疑声音也很多,因为目前病毒基因序列还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疫苗研发存在很多的未知数,这使得抗疫概念出现回调,医药生物板块也出现了调整,而这些行业大多都属于高技术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