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人根据日常用品和自然界中各种事物而归纳出来的五种元素,它们是:金、木、水、火、土。 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意味着给予生命,长养万物;克,意味着抑制、约束。
“生中有克,克中生乐”,大自然就是在这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过程中维持了平衡与和谐的。 五行对应五脏,即是:心、肝、脾、肺、肾。五行又对应五志,即是:怒、喜、思、忧(愁)、恐。
《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聪明的人进行自我调养时,一定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注意防寒暑,保持情绪稳定不暴躁,适当休息和锻炼,保持阴阳协调,身体才会健康。反之,则会招致疾病,缩短寿命。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心情往往容易抑郁。此时,如果我们能主动地调整心态,让心情“阳光”起来,自然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如果一个人的怒气值一直在飙升,而又无法宣泄出来,那么他的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气伤胸腹。如果脾气一直很好的人忽然大发脾气,很可能是因为他体内蓄积已久的“肝火”终于找到机会喷发了。所以,发怒也是要讲究时机和方法的。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喜伤心”“忧伤脾”“恐伤肾”“惊伤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负面情绪若长期积压,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创伤。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