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公羊凡晓公羊凡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粮米被归在下品之中,称之为“胃之谷”。 《黄帝内经》则将食物分为五味,五色,五臭,五脏对应该食,并且提出了“热无犯热,寒无侵寒”饮食原则。 《千金要方》提出“多食甘,少食辛”的原则。 以上几本书都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的体质有热凉之分,所对应的食物也应该有寒热之别。

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道林居士饮食门》中说得更详细: “凡欲饵药,必先察色。若色青,必食酸物。色赤,必食苦。色黄,必食甘。色黑,必食咸。色白,必食轻。然皆随四时加减,与节令相宜。其有宿疾之人,当问既往所犯何味,今欲服饵,先须审此。” 这其实也符合中医学“阴阳五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形虚动风,形实不动风”等理论。

我们现代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潜伏的“热证”或“虚证”。例如:爱吃肉不爱吃菜的人普遍“湿热”重;情绪压抑的人肝火旺;体胖的人多痰湿;爱抽旱烟袋的人肺热;爱喝白酒的人脾热等等。这些体内潜伏的“热证”一旦遇到外界气候的转变或者劳累等情况就很容易急性发作。 在保健和养生方面古人强调的主要是“温”、“良”二字,也就是我们所指的“平和”。

对于“热证”者古书提出了“寒水制火”的理论,认为应该多吃一些性味甘、凉的食物来抑制体内的热象,而粟米刚好就属此类。 除了体质热者需要多吃点冷食外,在饮食上还有两条要注意:一是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二是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前一条说的主要是辛辣的食物,后一条说的主要是各种“发物”。

惠文文惠文文优质答主

五谷,指谷类及其种子,是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之说首见于《千字文》。文曰:"稻梁菽,麦黍稷,此五谷,人所食。"这5种谷物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稻,有粳、糯之分;梁,包括高粱、黄良、稞等许多品种;菽,即各种豆类作物;麦,有冬、春两熟之分,包括大麦和小麦;黍,去皮后为黄米;稷,为粟类有菽、粟等。

关于五谷中究竟是哪五种谷物,在学术界尚有争议。自《黄帝内经》问世后,五谷的说法有六。一为稻、黍、稷、麦、菽;二为麻、黍、稷、麦、菽;三为黍、稷、菽、粱、麦;四为稷、粱、菽、麦、稻;五为麻、黍、穛、麦、豆;六为麻、黍、稷、大豆、小豆。《五谷经》讲:"百谷之中有六谷,黍、稷、菽、粱、麦、稻"。《纲目》"五谷为民之命。五谷指稷、黍、麦、麻、菽及粱,又指麻、黍、稷、麦、菽。而现代所指五谷则有所变化,即稻、麦、黍、菽、薯。有人认为,五谷系古代五种谷物的总称,实际上没有固定的指称。

在中医学中,五谷包括禾、麻、菽、麦、稻5种不同的谷类作物,并将5谷的特性与五行相类比,即禾(稻米)味甘,与土类;麦味苦,与火类;麻味辛,为金;大豆味酸,为木。黍为稷之实(粟),其味甜,有养胃气、增五脏功能、御湿寒之功效,故将黍与士类比,谓其为中央,为黄。按此类推,禾类南方,为赤;麦类西方,为白;麻类北方,为黑;大豆类东方,为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