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云和耘的区别?
1、产生根源不同 五行云的“行”来源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里提到的“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属性(其实也就是后代阴阳五行中的“五行”)。而五行云中的“五行”则是基于这五种物质属性演绎而来的五类性格特征。
也就是说,后世的五行学说传入我国古代以后,被应用于社会关系并逐渐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特性,而这种民族特性的本质又被古人还原到了自然界的物象中,从而形成了万物皆有其质的观点。因此可以说,五行云的“五行”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心理学背景下的新诠释。 而“耘”则来自于《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耜,二月始菑,三月清明,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获稻,舂米溜米,蒸稷炊黍。”其中“一之日……”每一节都描述了一个季节的特征,而“月”字在每一节中出现的位置则代表了这个季节的特定时间特征。所以“一月”指代的是春三月,“七月”指代的却是秋三月。把一年分为五个阶段来描述,每段各三个月的节气变化特征。这就是“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流的火,九月授衣”等等诗句所反映的季节特征。 “十二月花名诗”中也提到了每个月的花信风和对应的花卉,这也是对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形象化描述。
2、包含内容不同 五行云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宽泛,它是建立在西方心理学基础之上,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这一概念进行释义的心理学体系。所以它可以解释情绪、性格、气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人格特征。 而作为传统典籍的《尔雅》收录的“月令”只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的描述,并没有加以价值判断或作出解释说明。而且传统的“月令”理论也只是与农事相关,没有涉及到心理层面。因此“月令”所反映的心理内容相对单一且陈旧,远远不及五行云所蕴含的心理学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