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五行属什么属性?

袁瑜江袁瑜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字源演变 毅的字形,小篆作“毅”,隶定为“毅”,今文字作“毅”。 “毅”的本义是“果敢、决断”。《说文》:“毅,忍力也。”即忍受劳苦的能力。引申为“坚忍不拔”“坚定不移”“果断英勇”等。如《礼记·檀弓下》:“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然后敢尝酒。故君子自饮,未有不能酒,而忘其所以酒。”《庄子·天下》:“墨翟,禽鸟也……”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飘飖散漫,而至于堂庑之间;徘徊室内,至乎床笫之上。”苏轼《留侯论》:“夫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招六州之贤士与谋,而卒成帝业者,何也?盖能尊贤而任势。”这些词中的“毅”,都是“果断、刚毅”的意思。 但是,这种含义跟“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古人有意造出此字来表示这种含义呢?不是的。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表达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字形各异而已。比如“既”和“即”,“戒”和“诫”,“观”和“鉴”等等。“毅”和“意”也是如此。“毅”的古字作“”,从“意”从“武”或从“心”。可见“毅”字本是表达“意志坚定”的意思。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人们发现古文字“意”和“毅”的形状很像,很容易混淆,于是改写了“毅”字的字形,把“意”字中间的一笔撇折过来,成了今天的“毅”。

另外,古人还造了一个新字“嬑”(见《唐韵》),表示“恣意、任性”之意,估计这个字也是因“毅”而造。 清代阮元编篡的《经籍籑诂》,专门收录了这些古今字。并注曰:“古‘義’字作‘誼’……又作‘誼’,亦作‘谊’;‘志’字作‘記’……又作‘誌’;‘毅’字作‘億’……又作‘毅’;‘意’字作‘意念’;‘臆’字作‘肊’‘異’字作‘異’……”可见“毅”字的字形变化之多。

覃曦琳覃曦琳优质答主

在古代,我国有着古老的五行理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这种说法在现代看来也许有些可笑,不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沿袭着五行的种种说法。比如,一些人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五行的问题,一些人装修房子的时候,还会请人看看哪方面还缺什么元素。人们之所以这么做,都是希望能给自己的生活讨个吉利,祈求能平平安安。

在五行之中,有些字属于某一行,如“金、银、锦、锡、鑫”等大多属于“金”行;“松、柏、杨、桃、桦”等字大多归于“木”行;“冰、江、湖、河、洋”等字大多为“水”行;“炎、焰、炬、照、辉”等字则大多属于“火”行;“石、磊、岳、冈、岩”等字大多为“土”字。当然,并不是所有字都能一一对应地找到五行之中的归属,其中“木”和“火”两行就比较难找对应字,因此,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这两行也最为常用。

对于“毅”字,很多人觉得它有坚韧不拔的意思,因此把它归于了“木”字,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毅”的繁体字为“毅”,从“犬”,“一”声。《说文解字》认为:“毅,犬决也。”所谓“犬决”就是指性子刚毅的狗。由“犬决”的意思,进而可以延伸为“有决断”,这样又引申为“果决、坚毅”的“毅”。汉字为表意文字,在“毅”的繁体字中,“彐”字意为“用绳索穿鼻牵引”,而“犬”为“从牵就范的动物”,从整体来看,“彐”字加“犬”字的“决”,造就了字的本义。因此“毅”字应归于“犬”字根,而非“木”字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