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字的五行属什么?
惊,jiāng ,有震动的意思;也有忽然,突然的意思。本义是雷声惊吓。《说文》中解释“惊”字为“马骇也”,即骑马的人被惊慌的野马吓坏了。从字形上看,惊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为“马”或“车”,表示与交通工具有关;声旁为“敬”,表明读音。在古文字中,惊的字形与“敬”的字形非常相似,都是人在车前下跪,所以“敬”“惊”二字古音相近。金文中常以“惊”代“敬”,如周代的青铜器“伯庸父盉(hé)”,其中“惊”字作“敬”字用;小篆把金文的“惊”写出,直到现代汉字“惊”形成,字形都没有太大变化。可见在古代社会中,人们乘车时看到天上的流星或者鸟群可能会受到惊吓,故“惊”字从“马”或“车”。
由于古代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所以古人外出常常坐车,《礼记·曲礼上》有云:“下车而立,则抚车而叹。”这里的“下车”就是指乘坐马车。若遇特殊情况需要下车行走时,因为古代社会道路状况很差,经常会有野兽、毒蛇等突然出现在道路上,因此下车也是非常冒险的。所以《诗经·小雅·小明》中有言:“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鸣而起,士昏而息。”说的是丈夫去当兵,妻子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天天早上鸡鸣就起,夜晚月亮出来了才歇。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战争还是徭役,都不会连续几个月不间断;但古人生活环境中经常出现猛兽、毒虫,所以早出晚归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常见的事情,“鸡鸣而起,月出方卧”也是正常的。这里“上车”就是出门,“下车”就是回家。
《论语·乡党》中还有一句描述孔子生活习惯的话:“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朱熹注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地方不敢努力去做的。凡言‘极’者,至之义。”也就是说只要条件允许,不论出行还是在家,君子都会努力做到最好,极尽规范。在这种理念下,连睡觉都可能成为一件很严肃的事——“夜眠迟,夙兴早。”(《荀子·修身》)既然从早到晚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快速做出反应,那么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警惕。这种思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常说“惊不奇不怪”,指的是遇到意外的情况不要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