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牛宰马代表什么生肖?

马晓韫马晓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敲牛的习俗在汉族地区已不多见,现在只有一些少数民族还在沿袭。那么为什么是牛而不是别的动物呢?这得从牛在古代的职责说起。 古代的农业不像现代这样依靠机械力量,而是完全靠人力、畜力(主要是牛和马)来耕作,因此把拉车的牲畜称为“家”。《诗经·鲁颂·駉》有“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惟其有幽雅之思。”“思”就是“乘”的意思——古人把牛拉的车叫“牛思”——这也是“司机”一词的来历。可见牛在古代的主要职责是拉车,其次是耕地。至于猪、羊等家畜则是吃草、长肥肉为主的。

由于牛平时主要是拉车,它要适应人类的各种需求,因此比其他动物更驯服,也更容易产生感情。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面就有“鸡犬豕牛羊,尽来还复去”,可见在汉代人们就已经将牛和鸡、狗、猪、羊一起圈养,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来源了。既然牛这么重要,也就有了相应的祭祀品种。

首先是在农耕祭祀中,《礼记·月令》载:“中央土,其曰季夏,土王。其日戊申,其朝午,其夜子时。天子乃斋,百官御事,至士师。命民社,祭祀土神。”这里的“土神”实际上指的是田神。先秦各诸侯国都在自己境内立有土地神庙,秦统一后建有一座象征性的太庙,汉武帝时又建造了郊祀坛。据说西汉宣帝即位前曾当过放羊娃,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诗经·大甫》中有“割彼牡羊,以社以祀”的话,于是命人从附近村庄购买700多只公羊,亲自在长安城内主持祭祀,这恐怕也是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宰马宰羊”了。

黄彦森黄彦森优质答主

敲牛宰马在十二生肖中为牛或是马,并没有羊。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在中国,凡是会说中国话的人都知道十二生肖,也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但是,你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吗?

十二生肖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我国的先秦时期。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就把天象和兽象联系起来,产生了十二生肖观念。在殷墟的陶器上就已发现了“子”、“卯”、“戌”、“亥”四种属相的动物图形。在《诗经·小雅·吉日》中,也有关于“吉日庚午,甲子维午”、“兽之所同,麀鹿麌麌”的记载。可见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将辰、午、子这三种地支同鹿、马、牛这三种兽象联系在一起了。但这时十二生肖还处于草创时期,远未成型。

到了汉代,生肖观念已经定型并趋于普遍化。东汉王充《论衡·物势》论述了十二生肖动物之间的相害关系:"未(羊)与午(马)相害也,子(鼠)与午(马)相害也。午(马)为未(羊)子(鼠)所害,故未、子之兽多而午(马)之兽少也。……戌(狗)与丑(牛)相害也。戌(狗)所害者,丑(牛)也,故牛少而狗多矣。"东汉王延寿《灵台赋》已有“辰(龙)”和“丑(牛)”的称呼。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一部占卜之书《龟策传》中,记有十二生肖名称并详细说明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和十二月份的对应关系:“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龙也;巳,蛇也;午,马也;未,羊也;申,猴也;酉,鸡也;戌,狗也;亥,猪也。”东汉末年毕岚制造的十二辰(生肖)神兽形象的永宁钟,已在全国各地出土;华阴县东汉末年的墓葬中还出土了一枚兽形的铜生肖镜。

总之,十二生肖起源于商代,至迟在东汉末年已基本定型。它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和努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