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是指什么颜色?
“五行”是古老的哲学思想,它提出并规定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和构成关系,即“木火水土金”五种元素、五种物质形态。 古人把世界万物归为五类——“天之气、地之形、人之情”,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五”来概括。五行也泛指各种各样的物质性存在。
我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色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原有的色——自然色;另一类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人工色。而五行水所指的色彩,主要指的是天然形成的色彩。
《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其色青,其味酸,其臭青。”“仲夏之月……其色赤,其味苦,其臭臊。”“季秋之月……其色白,其味辛,其臭腥。”“季冬之月……其色黑,其味咸,其臭腐。”可见五行与水相应的色彩是黑色的,这与“水主黑色”的理论相一致。然而,自然界中其实不存在纯粹的黑色,所以黑色又可分为“青黑”“红黑”“黄黑”等,即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黑。如“青黑”就是天空中的繁星,所谓“满天星斗黑沉沉”;“红黑”是指夕阳下的晚霞,“黄黑”则是煤与铁熔化后呈现的颜色。 除了自然界的色之外,人类社会的发展还产生了另一种彩色——人工色。在工业革命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工色都来自天然的色素,后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崛起,大量人工合成染料被发明出来,色彩的种类和产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尽管这些人工色与天然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人们还是把这些人工色归入到五行的范围内,并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安排它们的属性。
这样,传统五行学说通过自然的色彩界定了自然物,又以人工色的形式拓展了自然物,最终形成了囊括所有颜色的系统——五色体系。这种五色体系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学、养生学以及命理学等方面,对中国人特别是华夏族的影响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