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逆差的原因?

张丹宇张丹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原因不复杂,还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简单原理在起作用 中国目前拥有近1.5亿股民(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这是股票市场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供求主体。这1.5亿的股民要想实现资产最大化,最优的选择就是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的股权,也就是上市公司股权。但国内A股市场是一个以机构、基金为主体的市场,个人投资者想要参与进来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A股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也是现实情况。个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其实是海外上市的中美交易所上市公司。 但是问题又来了,要想买海外上市的公司股票,就需要先换成美国账户下的货币,然后再购买。然而,我国对外金融投资实行的是额度管理制度,每个行业、企业都有额度限制(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可以查询)。

比如2017年6月公布的《2017年度中国境内居民境外投资额度管理指引》显示,单一家上市公司融资额度不超过3亿美元,且不高于上市公司总股份的10%。也就是说,即使是中国境内最富裕的10%的人(按家庭计的家庭总资产平均值高达894万元,最高值为4705万元)也无法购买到任何一家公司超过10%的股份(因为即便是最富有的10%的家庭,平均每家持有的金融资产也只有159万元,连购买一家公司10%的股份都做不到)。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中国高净值人群也买不了任何公司的“多”(10%以上的股份),自然没法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想要的企业。而如果想买少量的股份(如1%~3%),又会出现成本过高的问题——因为涉及汇率等问题,费用可能比直接在国内A股市场购买还要高。

所以,从供给角度看,中美交易所在资本项下开放后,并没有出现大量优质的公司股权供应给个人投资者。而从需求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资本升级换代,确实有一些企业对外的股权投资需求,但这类项目一般规模都比较大而且需要政府主导。

一方面是中国高净值人士无法参与海外市场的正常融资,另一方面是优质企业有对外投资的意愿和需求。两厢结合,就形成当前的这种怪诞的现实:中国作为全球出口第一大国,经常项目顺差和贸易盈余最大国,却存在巨大的国际投资逆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