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是成语吗?

贺玉葵贺玉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ú dé bù fā。意思是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事情已然到了不得不做,不得不说的话,也形容事急而不可逆转。出自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注。

成语寓意

该成语用在打仗之事上时,表示事情已发展到十分危急的地步,不“发”不足以解险;该成语用在人际关系上时,表示由于种种情势压力的缘故,不得不把某种本来可以“覆杯水于千丈之沟”般化解或搪塞的事态强行激发出去。

成语运用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

运用示例

唐·杨炯《灌州刺史阳君碑》:“公乃张空虚之弦,示必发之矢。”

宋·洪迈《夷坚甲志·徐知县冤》:“今日之事,犹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二人同尽力相灭此贼,以雪冤愤。”

元·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四折:“这公事呵紧如山重,大如海深,可难应承也波哥,我那哥哥,有似着箭在弦上,不走怎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丕大惊,掷弓于地曰:“吾蜀中神射,不曾遇此,今观公之箭,语境犹在耳,岂不妙哉!”允台谢曰:“昔有渝中后主,乘浣花溪泛舟而下,遇射洪老叟,箭无虚发,今日观将军射技,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允甚是佩服!”丕又曰:“蜀中有二仙焉,曰卓文君,曰薛涛是也,昔日文君新寡之时,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引得文君夜奔相如,后二人共谱凤求凰,允愿与太尉共为绝唱,可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吾素知刘备宽仁厚惠,英雄无敌,前日陇西之战,孔明足显谋略,子龙力克众将,刘璋无道,此乃天意。今备有夔门地利,剑阁险要,巴郡之财,军民之心,其势已成,吾兄若不从之,恐有覆败之祸。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也,唯兄量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今公量才而受,所受者禄也,人亦因此而称之,倘彼不才而受,所受者名也,人亦因此而毁之,公宜深戒。”卓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吾受之盲矣。”遂分司农官粮八十万斛,令UI益引兵八万屯沔口,同鲁肃接应周瑜,睛引兵十万,复分兵五万,教鲁肃为后队,共离濡须屯扎,使周瑜能从江而取,董袭、徐盛等为水军,战船精甚,军需足备,听周瑜调用,攻补互用,势如左右手。瑜受令,点起精兵三万,甘宁、吕蒙为左右督,战船六千余只,分兵五路,依吴侯令,向乌林大寨进发,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明·施耐庵《水浒传》:“吴用笑道:“晁兄自主张之,军师岂肯相强,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晁盖大喜,传令教收旗息鼓,整顿军马。”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回:“此时岳爷想道:‘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好推辞。’忙下了轿,进了店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