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有哪些?
金融危机的类型:
(1)货币危机(CurrencyCrises)货币危机又称汇率危机,是指外汇市场上试图取消固定汇率制度和实行外汇管制的政府行动。货币危机会诱发出两种结果:第一,政府的政策实现,汇率浮动和外汇限制取消;第二,政府政策失败,结果政府不得不牺牲国际储备、汇率制度及外汇限制。主要表现在市场上对汇率强烈不满,外币在外汇市场上变得越来越昂贵,外汇市场上供小于求。而引起货币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是汇率水平脱离实际,即实际汇率与平衡性汇率和协调性汇率水平不相符合和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和黄金储备维持既定的汇率。货币危机最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而80~90年代逐步加剧和频繁发生。
(2)银行危机(BankingCrises)主要表现在存款者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他们同时要求兑现存款,由此形成银行挤兑。当银行无法满足其存款者的兑现要求,银行便陷入困境,政府要么对银行注入资本金援助银行重新开张,要么让银行倒闭。发生银行危机的国家政府一般要保证所有存款的偿还性,从而保证银行重新开张,防止银行危机进一步恶化,而这就需要政府给予银行大量财政援助。而且,为了抑制银行的倒闭,政府一般要对所有银行的存款承担隐性或显性的保险责任。从表面上看,这是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实则削弱了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认为大银行不会倒闭,更使人们认为政府会援救出问题的银行,从而削弱了人们监督银行从事冒险,因此银行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日本和美国陆续发生严重的银行危机,处理不当将殃及全国和地区经济。
(3)股市危机(stockmarketcrises)。主要表现在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以空前的速度下跌,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下跌过程。一般而言,一个指标表明股市危机,即从达到峰值的累计指数到最低累计指数的下降速度大于15天。和货币危机及银行危机不同的是,目前还没有关于股市危机的详细论述,而且股市危机发生的频率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