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哪个地铁下?
坐到天安门东或西,然后步行到天安门(具体步行程可百度) 注意哦!!! 天安门东西两侧都有地铁站入口,因此你可以随便选一个进站,但是请注意: 你进入的是由东往西运营的1号线、4号线或者9号线,千万不要走错了!否则就要一路坐到复兴门换2号线了……
当然,如果你要玩地下,就坐到建国门换成5号线,虽然5号线不是沿着中轴线建设的,不过也能到了。 如果以上都不适合你,那么就乘坐公交车吧——从天坛东门或西门坐6/8/36路车,在天安门东/西下车即可。 如果上述方式都不可取,那就打车吧,总不可能还走着去……
天坛位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坛庙建筑群。永定门内大街是古代天坛前的大道,路宽数十丈(即百米),两旁不许造房,以衬托天坛庄严肃穆的气氛。1950 年代中期以来,大道两侧才陆续修建单位宿舍和平房。现在,天坛正南的永定门和永定门城楼已经复建。
游客可乘地铁5号线在天坛东门站A出口或天坛南门站B出口出站,由天坛公园东门、南门入园。天坛的中轴线为一条长650余米的甬路,南端的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之地。圜丘是一个三层圆形石台,四面围环低矮的石栏。祭天坛的坛面用巨大的艾叶青色块石砌成,上中下三层各砌9圈,每圈每层块石数量均为9的倍数,这在建筑学上称为“九九重坛”“昊天塔”。祭天者必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祭天坛,皇帝代表的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故其上层坛面只有皇帝才能上去。中下层坛面只有参加坛仪的官员和乐舞生、斋郎才能上去。
在圜丘坛的北面有一方形院落,是皇穹宇,供收藏祭祀神和前朝历代帝王牌位。殿前立有两根木柱,为中国的楠木。殿前的圆围墙称回音壁,只要站在墙界内,两人相隔30多米小声说话,对方也能清晰听见。声音清晰可闻的秘密就是利用了声波的定向反射原理。
圆丘坛往北150米便是皇穹宇建筑群,也是用来奉祀上天的场所。皇穹宇是天坛建筑群中很具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其建筑形式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木构架结构。皇穹宇建成于明初永乐十八年,嘉靖时曾加以改造,清乾隆年间修缮并沿用至今。
皇穹宇建筑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南向北依次是圆形状的皇穹宇殿、方形的东西配殿和方形的神乐署。
皇穹宇殿是圆形石殿,蓝色筒瓦,单檐四注黄琉璃屋面,上置3个圆宝顶,以示上圆象天。殿前东西配殿各5间,是专为祭祀时准备祭器之用的场所。殿前院子四周护以圆形围墙,人称回音壁。
游客由南门入园后继续北行,便是一座高2.5 米的台门,上为“祈年门”,门内3层坛面是祈谷坛,于第二层坛上有一高33.3 米的圆形大殿名为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原名“大祈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孟春之月)行“祈谷礼”(即祈求上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大殿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原为三重顶“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清乾隆时改为蓝色三重檐“攒尖硫璃瓦顶”。
祈年殿在明朝时,殿内供置皇天上帝神版于正中,东西两旁依次供置皇帝本朝“开国帝王”和“功臣”牌位。清乾隆年间改为东西对称的三座复合殿顶(每殿三重檐)。中间为“太极殿”,陈设着“皇天上帝”牌位;东配殿为“青苍广厚帝位”,供置历朝“皇帝”牌位;西配殿为“分镇岳渎”牌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祈年殿大木主体结构被严重震歪,国家下拨了28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古建维修原则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落架大修。1990 年元旦重新向游人开放时的祈年殿,仍然保持了明代的形制,并恢复了明永乐年间的原来风格。
由祈年殿后门向北,穿过具服台,由丹陛桥登上祈谷坛三层高台,即到了“斋宫”。斋宫原是皇帝到天坛过夜斋戒时的地方,斋戒期限为七日。斋戒期间有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