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乒乓球什么材质的好处?
首先说说球拍,这个就很有意思了。90%的人以为红双喜的球拍是最软的(这里没有黑红双喜的意思哈),事实上红双喜的胶皮比海绵要硬一些,但红双喜的海绵有一个特点,就是弹性特别好,所以红双喜的球拍击球感觉会比较“冲”,像打在橡皮上而不是海绵上;相反,蝴蝶的球拍就比较“软”,就像打在海绵上一样。喜欢力量感的选红双喜,喜欢球感细腻的选蝴蝶。
再来谈谈40+新球,新球要比以前的40度旧球更软一些,因为表面更有弹力。那有人问了,既然现在新球更软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使用更软的套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新球的弹性很好,如果使用很软的套胶(海夫蓝鲸这样的除外),很容易导致出界。正确的选择是使用略硬一些的套胶,比如729的系列胶皮,这种胶皮的摩擦性能更好,也更适合新球的特性。最后说一下底板,40+时代已经告别了纯木,大多数球友会选择纤维板,其中以7层或5层的居多(比如银河的MC-1、斯蒂卡的CLCR等),这些底板的弹性都很好,很适合快速打法。如果喜欢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可以选择968之类的7夹板;如果是快攻为主的话,可以选择6夹或5夹的板材,比如银河的WS-6、STIGA的OC 15。
传统的乒乓球材质是用赛璐珞做球体,但因赛璐珞易燃,而且来源较少,价格越来越高,已经不适宜生产乒乓球了。于是,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开始研制新型乒乓球。中国经过几年科研攻关,研制成功了用EVA(乙烯和醋酸脂的共聚物)发泡颗粒为基质,尼龙布做为球的表皮,类似于我国民间工艺“贴面年画”工艺相结合的乒乓球。这种乒乓球的生产和我国其它技术水平高的行业产品生产一样,都是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线上完成的。用这种材料制作的乒乓球,经国际乒联的严格测试,它的性能基本与“赛璐珞”球相同,球的直径、重量、空中旋转及地板反弹速度都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它的球表面磨擦系数要稍大些,因此,国际上把这种新的乒乓球叫做“大摩擦球”。由于该产品性能上的特殊性,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说“这种球将使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经受一场严峻的挑战,中国乒乓球原有的优势将受到冲击,我们面临着一场不大不、也不小的革命。”
从表面上看有三种办法可以克服大球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减少球拍反胶橡胶的厚度,从而降低球拍的摩擦力。这正是国际乒联改革大球的目的:想减小球拍的摩擦力,缩短弧圈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旋转速度,增加弧圈球在桌面上的跳起高度,从而降低弧圈球的威力,减小一次进攻的威胁,以增加回合,改变比赛的节奏和风格,提高乒乓球运动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优秀选手都没有减薄自己球拍的胶皮,而且由于大球的重量比原来的小球重60%,为了发出同样的旋转,球拍必须在大球表面形成同样的粗糙线纹来增加磨擦力,因此客观上还需要增加橡胶的厚度和海绵的厚度。
其次,增加球拍的拍面“反手位”与台面平行击球的引拍距离,从而增加上旋的引拍角度,加大球拍拍面的摩擦击球力度,保持和原来小球相等的旋转强度。但这样一来,球的速度就要受到很大的制约,这是与乒乓球“攻”和“快”的基本思想相矛盾的。而且,增加引拍距离也就减少了击球反应的速度,这也是大球改变了乒乓球的“快”基本思想的所在。
第三,适当增加乒乓球拍柄的长度,增加握拍的握球点,有利于加大挥臂击球幅度,以克服挥臂距离减少后,球的爆发力不够大的缺陷。但这样一来,握拍会改变手腕的灵活性,增加了手腕的重量,不利于小球的摆短和控球等技术的准确性和速度。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大球对以前三板为主的传统直拍快攻打法都是不利的。因此,对直拍选手来说,大球的使用,必然导致“攻”和“快”的“攻”字和“快”字,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打击。这对以前三板为主和以拉弧圈球为主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来说,都要进行较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