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贷款风险?
最近,互联网巨头阿里入局消费金融,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6月14日,阿里巴巴联合中国银河证券、天弘基金等,正式官宣进军消费金融。 阿里这次入局的资本是拟出资40亿设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的70%。 而其余三位股东分别出资8亿元、5亿元和1亿元。 这意味着阿里通过其运营的电商平台积累的大量数据资产,有了现实变现的可能性;同时也对阿里巴巴整体信贷业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阿里布局消费金融市场已久。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消费金融中心,专门从事消费信贷服务。之后陆续推出“芝麻信用分”、“蚂蚁借呗”等产品,并在近期与苏宁签订合作协议,为消费者提供300亿的消费贷款。 在我看来,阿里的优势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基于其在电子商务领域多年积淀而来的用户和数据资源优势。据相关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天猫国际海淘消费群体中,有七成来自京东、亚马逊等外部电商;而“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淘宝新增消费者超7成来自于线上其他渠道。这意味着阿里能够轻松获得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客户精准画像,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进而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二是得益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发展。作为科技驱动型的金融公司,阿里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先发优势。以阿里云为例,其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方面具有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为该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当然,阿里此次入局也有自己的顾虑。一方面,由于国内消费金融行业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头部机构的市场份额已被严重蚕食;另一方面,作为新生机构,网商银行也面临监管和风控等方面的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阿里的入局,消费金融行业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行业洗牌也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