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说一个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点,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率,其实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众所周知,现在我国经济的三大引擎是:出口、投资、消费 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很低,2019年只有3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美国60%以上),也低于发展中地区(如埃及54%,阿根廷58%) 在出口上我们是有比较优势的,所以外需保持了我们经济平稳运行,但在国际贸易环境中,我们的优势正在被慢慢地消除;投资在我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驱动因素,但投资的效率一直是让人怀疑的,而且很多投资属于重复性建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那剩下的唯一的引擎——就是消费了 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长期低迷 不光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发达国家的难题。如何刺激居民消费是个全世界范围内的难题。
首先是因为人们储蓄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人们对未来的担忧等 而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 一是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简单来说就是让你多花钱,怎么让没钱的人有钱花呢?发放消费券是一个手段,降低消费者的支付成本,比如你买家电,本来打算买3000元的,但你拿到了政府发放的1000元券,那么最终你只花了2000元,这多花的1000元就成了政府扩大内需的目标——它最终会转化为社会总体的消费水平 二是增加居民的收入,收入分为实物收入和货币收入,扩内需中主要是增加实物的收入,也就是增加人民的可支配收入 有收入的增加,才会带来需求的增加,而收入的分配又是很复杂的课题,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如果从效率的角度来说的话,最优的状态应该是市场决定人们的收入,但由于现有的市场机制是不完美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政府介入分配也是必要的 公平层面来说的话,当前我国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是比较大的,扩大内需要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会产生“马太效应”——越有钱就越能买到东西,从而使得贫富分化加剧,需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