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算非金融企业吗?
银行业属于金融业,不是交通运输业!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分为四个小类,分别是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其中,银行业包括商业银行(含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资产业务部。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则分别属于其他三大行业。 由于四大行业的划分采用“大归类”的原则,因此个别细分行业存在一个行业跨属多个行业的情况。比如,在金融行业里,除了银行、券商、保险等耳熟能详的行业外,还有一部分较为特殊的行业——其他金融市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该行业定义为:以金融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各类市场及其服务活动。具体分类如下: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其他金融学行业的业务实质,是与以上四大行业相类似的业务。只不过因为其主体为金融企业,所以归入了金融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金融服务”不包括传统商业的流通环节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电子交易,而是指直接服务于货币和信用创造的诸多金融中介服务。正是由于这一部分业务的独特性,才出现了银行业(Banking)这个名词。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这种体制下必然会产生金融业的概念,而且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金融行业之内。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推进和金融监管的统一,未来中国的金融业可能不再区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而统一称为FInsur(Financia l Industry)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在新的《规定》中,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3大类:
1、内资企业,又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等8种经济类型;
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为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4种经济类型;
3、外商投资企业,分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4种经济类型。
在内资企业中,要注意分清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之间的区别。
国有经济是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企业。国有经济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能源、通讯、冶金、机械、军工等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其它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中。国有经济又分为纯国有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三类。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即企业资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登记注册的企业。要注意的是,村办集体企业不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应归类为私营企业。
私营经济是指以个人拥有、(家族)私有或个人控股的生产资料为基础,存在雇用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形式。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等一般工业,建材、交通、饮食服务业等行业。需要说明的是,联营企业分为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和私营联营企业,私营联营企业应归类为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属非企业,它是指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经营规模很小,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一种存在形式。包括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和未经登记注册(个体手艺人),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个人或家庭。与私营经济的区别是,个体经济不存在雇佣关系或雇工7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