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企业一股韭菜味?
最近关注了很多关于割韭菜的话题,其实很多行业都有割韭菜的现象存在,只是现在大家对于区块链这个新兴行业的关注度更高一些。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的割韭菜现象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你去买鞋或者买衣服的时候,售货员会给你推荐各种款式的鞋子,然后告诉你这款鞋子怎么怎么样好,如果你买了她推荐的这款鞋子,那么她就赚到了你的钱,同时你也会得到一款你满意的鞋子;这也是一种割韭菜行为,只不过这个收割的幅度非常小而已(可能连割都称不上)。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是某个股票的投资者,你认为这只股票会涨到很高,所以你就一直大量购买,最后你也被割韭菜了,只不过这种被收割是投资者自身的问题,因为市场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黑马”。
我本人并不是很赞同“割韭菜”这个词,我认为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只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进行运作,都是合理的,因为商业本身就是一个零和游戏,你赚到的钱一定是别人亏掉的钱,所以你也没有资格说谁是在割韭菜。 当然,我也清楚明白地知道,现在的“割韭菜”指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所以我在这里也声明一下,以下所叙述的内容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首先,一个项目想要启动,就必须得有人投资,而项目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有可能你投入100块钱,最后只能收到50块钱的回报,甚至还有可能会赔本。因此就需要有一个机制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这个保障机制就叫做“通缩模型”,简单来说就是每一次有新资金进入这个项目的时候,项目方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来分配给前期参与的投资者,以确保他们也能获利。而这个被分配出来的部分收益,就属于“割韭菜”的收益了。
虽然通缩模型可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项目的运营必须是健康的、有序的,如果项目的操盘手或者项目经理是一个无赖,那么你也会被无端地“割韭菜”。 例如之前非常的火热的波场TRON虚拟币,在刚刚推出的时候,价格是非常高的,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的炒作这个虚拟币,于是各种各样的割韭菜套路就出来了,比如拉人头,比如推荐新人等等,只要你参与进来了,就一定会有不少人割韭菜成功。 还有一个例子,我之前在QQ空间看到过有人在卖软件,号称可以轻松操控股票行情,事实上就是骗子们编造的一个骗局,一旦你购买了他的软件,他就会消失不见,你的钱也就打了水漂。这些其实都是无赖型的“割韭菜”行为,既坑了钱又耽误了你赚钱。
在如今这个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一家企业如何对待资本、对待用户,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少企业都打着“用户至上”的口号,而真正在公司战略上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可能就比较少了。而在众多企业中,怪兽充电似乎是一个异类,和不少企业一股子的韭菜味不同,它在对待用户上似乎有着更大的诚意。这种“反常”也反映在了资本市场上,怪兽充电赴美IPO,不仅获得了众多国内外优质资本的青睐,同时还获得了用户和媒体的好评,这与如今一些企业上市时的冰火两重天形成鲜明对比。
怪兽充电的诚意,体现到哪些细节之中?我们不妨从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中寻找答案。
一、业务:靠科技提升效率,而非靠“人海战术”
共享充电宝看似是一个“地推业务”,即靠线下不断铺设点位来扩张。但怪兽充电作为行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在业务能力上和同行有着明显区别。在同为“地推业务”的前提下,怪兽充电并没有走入其他很多企业曾采取过的“人海战术”这一老怪圈,而是更强调科技实力,靠科技提升业务效率。
2020年,怪兽充电在研发上投入了386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其全年总营收的4.6%,这几乎是几家主流共享充电宝企业中在研发上投入占比、绝对值最高的。高投入带来的是高回报,到2020年底,怪兽充电共在全球申请了812个专利,其中包括25个正在使用中的发明专利。
具体到业务中,怪兽充电通过科技手段的不断突破让机器设备及人员管理不断更智能、更有效率,并减少资源的浪费。比如设备管理系统“智钻S2”和“智选S2”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使用状态,保证充电仓不会出现设备空仓或者溢仓情况。同时,“智钻S2”、“智选S2”可以通过监测运营情况智能预估备机需求,运营人员只需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备机操作,就可以保障备机数量充足且不浪费资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怪兽充电通过技术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其人力资源相关成本占总收入比率从2019年的11.2%下降到2020年的7.0%,人员效率越来越高,在业务高速扩张的背景下人员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技术进步为怪兽充电提升了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这在行业低毛利的环境下尤其重要。财报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达到了1.12亿元,是目前所有同行企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
从怪兽充电将4.6%的收入投入研发中,就可以看到怪兽充电在科技上的硬实力以及重视程度。而科技在业务中展现出的优势,也逐渐体现了怪兽充电“长期主义”的价值。
二、产品:在“白菜”机盛行的市场中投入研发造好机
2020年“华为退出充电宝市场”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充电宝看起来似乎是个门槛很低的商品,然而在真正想做好它的情况下,需要非常“硬核”的技术实力。和普通充电宝不同,共享充电宝不仅要面对更恶劣的使用环境,而且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这在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中就有提及,充电宝设备可能会受到过度使用、意外损坏、第三方篡改、错误操作、软件故障、技术故障、电力故障或其他问题的影响。比如一些第三方篡改之后的充电宝在使用时还可能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技术越来越“内卷”的今天,消费者对于“硬科技”的企业认可度越来越高。怪兽充电将11.8%的成本使用在了设备上,在同行企业的几个核心指标中成本占比是最高的,但怪兽充电的产品质量也是最好的。在易损程度较高的共享充电宝市场中,怪兽充电2020年的设备更换率(坏机数量占所有投入设备的比例)为17%,远低于2019年的47%以及29%的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怪兽充电的设备故障率也只有1.5%,不仅大幅低于2019年的4.9%,而且低于行业4%的平均水平。
从投入占比和实际成果来看,怪兽充电在产品上既对“白菜机”时代说不,也对同行产品设置了更高的技术壁垒和使用安全感。而在保证产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怪兽充电的运营成本会大幅降低,盈利空间也会更大。这种产品策略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而且提升了怪兽充电的竞争力,体现了怪兽充电在企业战略上的“长期主义”。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