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木取火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首先需要了解下五行是什么以及他的特性: 五行是古代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 他们的特性是: 金: “坚”代表坚实、坚硬、坚固、锐利等含义; “灵”代表灵活、灵敏等含义。 木: 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有生长、升发、舒畅等性质或作用。 火: 有热量、亮度之特性,具有温、热、燥等性质或作用。
土: 具有长养、化育、承载、受纳的特性。 水: 有湿润、向下运行的特征,具有冷、滑、利的特征。 金克木—性格刚猛,脾气大。(生克的关系是相生还是相克都是相互的) 木克土——木过于旺盛,土不足以承受。
火克金——金被火炼,容易损坏。 土克水——水无处停留,四处奔流。
金水相生——金水同源,关系密切。 水气养育木头,树木吸收水分而滋润土地,土壤承载和容纳了水流,使得水火得以相容。
火土相生——火为土之阳,土得到火的照耀,温暖和煦。
土生金——金需依赖土的力量,才能存在并有所发挥。(生是物质来源,克是能力表现)
钻木取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方式中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部分。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祭天大典上,都要求必须使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祭祀所用的供品。这一习俗从五千年前的黄帝开始直至距今260年前的清朝,从未有过间断。在商周时期,帝王举行籍田典礼时,也要求使用钻木取火点燃祭坛的柴堆。可见“钻木取火”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取火方式,它带有强烈的祭祀和礼仪色彩。
钻木取火五行属火,属戊土,戊土为中和之土,是万物的生成之本,象征着仁德君王的品德。《韩非子》中记载:“君者,民众之心也,民众,君主之本也。”
在封建体制的国家,钻木取火的方式是只有至高无上的君王才可以使用的,用来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这一点在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典籍当中,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这一点在欧洲也是没有先例可循的。
西方国家对这一取火方式的理解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范畴,这一点和中国相去甚远。中国人更注重文化的象征意义,而西方更注重实际。
据古籍记载,历朝历代的帝王,在举行钻木取火之时,都一定要亲临现场,他们头戴皇冠,身穿龙袍,手持象征王权的玉圭,口含象征天降祥瑞的“灵石”才能开始工作,取火之人不是皇帝的三子,就是皇帝手下的重臣,整个取火过程都极具权威。
2008北京奥运会采取钻木取火的方式采集火种,是为了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同时象征着和平的“天火”降临大地,点燃奥运之火,这一方式是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它和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的理念相吻合,并不是和西方古代取火方式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