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爱孩子?
父母之爱子女,理所应当,但怎样才是真爱孩子,怎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却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话题。
如今家庭独生子女和“421”家庭结构的普遍存在,对孩子心甘情愿付出父母、祖父母辈的心血和财力,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于是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代替、溺爱宠坏,孩子衣着、营养、住房、游玩、上学、电脑……胜过父辈几代的生活,有些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违法来换取。
不可否认,这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家庭富裕程度增强,导致的结果,也是父母长辈视孩子为珍宝,给予无微不至关怀的亲情式表现。但是这种爱也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比如,容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和心理脆弱、抗挫力差、漠视他人利益和感情……
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步入学校,进入社会,家长包办代替、宠爱的种种弊端、隐患也逐渐显现出来。有人形象地比喻:这种爱犹如“温水煮青蛙”:小青蛙被放在凉水中慢慢加热,最后丧失了警惕性被烫死在热水中;同样,孩子被爱溺在“温水盆”中,丧失警惕性而失去自立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以及进取精神、责任感等,导致一些孩子性格扭曲,心理不健康。特别是当父母长辈的关爱不能如愿时,孩子心理就会有极度的失落感,容易引发自杀、自残、违法犯罪等极端事例。
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父母长辈疼爱孩子也值得肯定和赞扬,但不能过于溺爱,要把握好尺度,防止走进误区。要重视生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性格的陶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培育,尊重孩子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要,“跳起来摘桃子”,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上进心;要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学习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志和能力的当代公民,而不能仅仅盯在吃、穿、住、行和物质需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