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对宇宙规律的一种认知方式。 《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阴气始盛(属水),阳气始衰(属火);季夏之月,阴盛阳微。”认为季节的变化就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春季为木,夏季为火,秋季为金,冬季为水,四季最后一个月为土。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如: 水生木,火生土,木生火,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运用到人体上,则中医理论中就有了“五态人格”“五脏形体”“五劳七伤”等说法。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种观点是有谬误的。它没有体现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以及原子量等基本概念。所以,用五行来推算人的性格或是疾病原因都是不准确的。
但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智慧,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说中医学、中药学,还有武术、书法等等。 我们现在学习五行,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古代的辩证法,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