竬字五行属什么?
在甲骨文中,竬字就是将一块木板架在两根木桩上而形成的一张弓的样子。将木板架在两根木桩上,其中蕴含了“架木架屋”的意思,因此后世人们将“竬”当房屋的象形字使用。从“弓”的甲骨文字形中能看到,“弓”是在木板上加一根弯曲的绳而形成,因此,“弓”和“竬”二字在造字之初是有区别的。
不过,后世人们为“弓”本字注音时,就采用了“竬”字,即“弓”字加注了“竬”字的音。因此,竬的本义为弓。古人认为弓是“刚而用之于高远者”,它发射有力,能射到很远的目标,因此,给“弓”的本字注音的竬字,就被引申为高的意思,《尔雅·释山》中就有“山大而在外曰竬,小而高者曰俊”,这里的“竬”就指大而高的山。
将“高”的意思进一步引申,竬字又有了大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解释:“竬,大也。象屋形。”《仪礼·士冠礼》中,就有“日月星辰,粲然成象”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上日月星辰是“明”的代表,它们的光芒交相辉应,灿烂的如同人的德行一样。而“星辰”能够成为“明”的代表,正是基于它们“大”而又“高”,能够被人们看见的原因,因此这里“大”的意思就由“星辰”的“高”引申而来。
后来,随着人们对天文观测的不断认识,人们发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因而北极星成为“尊星”。古人将北极星“尊星”的含义引申到人伦社会,于是将“星辰”引申为“尊卑”的“尊”。《说文解字》中解释“星辰”时就说到它有尊贵的意思,“辰,大也。五星为辰,神也。”古人将星辰(北极星)引申为“尊”的意思,不仅与北极星“尊星”的本义有关,更和古人将星宿和地上地理参照物以及人伦秩序相联系的“天人合一”观念密不可分。在古人看来,天地万物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这和谐的秩序,导致不和谐或不祥的现象出现,“异象”就是这种秩序变动的表现,因而也就有了不祥的含义,如日蚀、月蚀、星变都会使“明”的特征受损,从而成为不祥的兆头。因此,“星变不祥”的意思就由“日月星辰”的“明”字引申而来。
后来人们对“星辰”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已经不再将其看作是一类星体,而区分为“日月星”。当“星”成为一个单独的专称词后,“星”字的本义就是各种星体,包括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与“星”相关的新词,如“影星”“歌星”等,都是以“星”字本义的引申义为基础,“星(星体)”具有“明而高且大”的意思,这些“影星(影坛的明星)”“歌星(歌坛的明星)”,都是“星”字的引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