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汤圆怎么煮好吃?

阳瑜鹏阳瑜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岭南生活多年的北方人,对“汤圆”这玩意儿算是比较感兴趣,也做过不少研究。 “汤圆”,又称“汤团”“饺子圆子”等,是南方人们特别爱吃的食品,尤以春节为甚。 早在宋代,诗人苏辙就有“浮图(佛寺)清旦,舍粥与僧,炊糯丸而食之”的记载,这里说的“糯丸”,就是后来的“汤圆”了。

到了明代,汤圆成为了明宫中元宵时特别受欢迎的小吃,《大明会典》中有载:“凡正月元宵,自初十日起,至十五日止,内府做粉蒸糕、圆子(注1)。”做的圆子,还用彩果装饰,真是精致! 当然,圆子可不只元宵节有得卖。按明代文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所述,在冬天,也有将圆子下锅煮熟了吃,只不过做法更加复杂而已——用酱油浸炒糯米为饭,用猪油、酱油拌糯米饭成馅,灌汤入甑(木制器皿,类似于现在的蒸屉)蒸煮,最后蘸着白糖吃……

这种吃法一直延续至今,在广东等地仍然可以看到。不过我吃过之后发现,口感要比以前好了不少。 要说最讲究的,还要数清代的太监刘兴耀在他所著的《宫词》中写的:“轻红吹散杏花天,十二香街露湿衫。手捧新正汤饼仪(注2),细纤摘尽玉玲珑。”这首诗描写的是乾隆皇帝在正月里吃汤圆的场景。从诗中的“细纤”可以看出,当时宫里所吃的汤圆,形状已经跟现在差不多大小,而且要用筷子夹着吃了。至于味道嘛,乾隆觉得很好吃哦~

其实啊,我在北方许多地方也见过“汤圆”的身影。比如在我老家河北,就有“元宵”这一小吃,只是做法和配料与南方的“汤圆”略有不同,更多的是和米面混合做成圆形薄片,浸熟后捞起,再拌上糖、花生碎等调味品,吃起来软糯香甜。 在北京,则有一种被称为“豌豆黄”的小吃,也是把黄豆粉和淀粉加水调成糊状,小火慢慢熬煮成羹,冷却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吃,口感亦甚佳。

所以啊,无论南北,“汤圆”这种食物之所以受欢迎,一是来源于它的香甜可口,二是来自于它寓意吉祥名字好听——“团圆”“圆满”!

孙瑞健孙瑞健优质答主

1、煮广东汤圆之前,要用小锅加清水煮好细砂糖水。煮的时候尽量用砂糖。把砂糖放热水里化开。糖水要煮浓一点,我放了3汤勺的白糖在锅里煮然后加了三碗水。水滚开之后就可以放入汤圆,这时火开到最小。然后等汤圆全部浮起来就可以关火了。再过两分钟就可以吃。一定要趁热吃哦。这样煮出来的广东汤圆外皮很软很Q,里面的芝麻馅很多很香。超级好吃。

2、生水烧开后先下油,然后舀入汤圆,边舀边用勺推散,盖上锅盖煮。待水再次滚开后添3-4次凉水(俗称点汤),一般煮3滚。如是加馅汤圆,煮的时间更长一点:先用大火烧1滚,再用中火煮2滚,最后用小火氽1滚。

3、汤圆的馅多为带油的芝麻馅,煮时一定要用生水、凉水,水要宽一些,这样煮的汤圆不但防止破裂,而且皮软、好吃。煮汤圆时要随水温升髙而加以搅动,以免汤圆粘在锅底。生汤圆下锅后,应该随即用勺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推转几下,使汤圆均匀受热,并防止它们相互粘在一起。水沸时,应迅速改用“微火”或去掉一/3的水,使水保持沸腾而不大滚,以免将汤圆冲破。

4、在烧水锅内加入一锅盖的凉水,待水沸时下入汤圆,随即用两根筷子轻轻搅动几下(以防汤圆粘在锅底),然后改用小火煮,煮沸后点入一些凉水,使汤圆在水开而不滚的情况下煮至漂起,然后盛入有糖水的碗内即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